胶东在线消息(通讯员 曲兆朵 实习编辑 单煜媛)10月下旬,烟台市牟平区大窑街道沙子学区小学“双向奔赴,共育花开”家长开放日活动如期召开。家长们撑着伞、带着对孩子成长的关切走进校园,与老师面对面交流,开启一场关于孩子成长的“双向奔赴”之约,更在专业的家庭教育指导中,收获了科学育人的“金钥匙”。

学校 “用心奔赴”:还原成长轨迹,传递教育温度
会上,学校率先以“教育答卷”的形式,展现对孩子成长的“奔赴”之力。通过精心制作的视频短片、定格精彩的活动照片、记录点滴进步的成长档案,老师们生动还原了孩子们在校的课堂表现、课间活动、社团参与等瞬间——从“小组合作学习”中孩子们主动探究的专注眼神,到“心理健康小课堂”上师生互动的温暖画面,再到针对学困生的“一对一辅导”、针对特长生的“个性化培养方案”,每一项教育举措的细致讲解,都让家长清晰看到学校为孩子成长付出的用心,也为后续家庭教育提供了“校家同频”的方向。

同时,学校向家长发出“家庭教育行动倡议”,不仅建议家长每日花30分钟关注孩子学习状态、每周参与1次家庭亲子互动,更结合不同年级学生特点给出具体指导:低年级家长需注重“习惯培养”,比如和孩子一起制定“作业时间表”,家长用“任务打卡”帮孩子克服分心问题;中高年级家长可侧重“自主能力提升”,鼓励孩子自主规划学习任务,同时关注孩子情绪变化,用“倾听式沟通”代替“说教式批评”,让家庭真正成为学校教育的坚实后盾。

家校 “互动奔赴”:破解育儿困惑,分享家教妙招
最热闹的“双向互动答疑”环节,成为家庭教育指导的“实战课堂”。面对家长们提出的共性困惑——“孩子写作业容易分心,坐不住怎么办?”“如何平衡兴趣班与文化课学习,避免孩子压力过大?”“孩子进入叛逆期,不愿和家长沟通该如何引导?”,老师们结合教学经验与心理学知识,逐一给出可操作的解决方案。

针对“作业分心”问题,老师建议家长采用“番茄工作法”:将作业拆分为20-30分钟的小任务,完成后给予5分钟休息时间,同时为孩子营造“无干扰学习环境”,书桌上不摆放玩具、手机等干扰物品;谈到“兴趣班与文化课平衡”,老师提出“优先级法则”:让孩子参与2-3个真正感兴趣的兴趣班即可,避免盲目报班,同时将兴趣班学习与文化课结合,比如通过“绘画记单词”“音乐识数字”提升学习趣味性;对于“亲子沟通”难题,老师则分享“共情式交流技巧”:当孩子情绪低落时,先回应“妈妈知道你现在很委屈”,再引导孩子说出原因,而非直接指责“你怎么又闹脾气”。

此外,老师还组织家长分组讨论“我的家教小妙招”,不少家长分享了实用经验:有的家长通过“家庭读书会”培养孩子阅读习惯,有的家长用“运动打卡”和孩子一起锻炼体质,这些来自同龄家长的真实案例,让家庭教育指导更接地气、更有说服力。不少家长会后表示:“这场家长会不仅了解了孩子在校情况,更学到了能直接用在生活中的教育方法,再也不用为育儿问题‘瞎着急’了。”此次家长会不仅是一次家校沟通的“双向奔赴”,更是一场实用的家庭教育指导“赋能之旅”。

首页
新闻动态
对话教育
公益讲座
在线课堂
专家顾问团
优秀示范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