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东在线消息(通讯员 宋桂芬 实习编辑 单煜媛)近日,牟平区武宁街道益海小学以“指尖非遗 匠心传承”为主题,举办掐丝珐琅工作坊启动仪式。学校相关负责人、特邀嘉宾与学生、家长代表共同参与,这场活动不仅是非遗技艺进校园的文化盛事,更是搭建家庭教育新载体、推动亲子共学传统文化的重要实践。

仪式在主持人热情洋溢的开场中拉开帷幕。主持人在详细介绍掐丝珐琅的非遗价值的同时,着重强调学校开设工作坊对家庭教育的深层意义:非遗技艺并非仅存在于校园课堂,更能成为家庭中增进亲子互动、培育文化素养的纽带。

随后,学生代表分享对掐丝珐琅的初步认知,字里行间满是期待与家长共同参与工作坊、体验非遗技艺的渴望,展现出亲子共学非遗的迫切需求;家长代表动情发言,表达对孩子接触非遗的欣慰,更直言非遗实践为家庭教育提供了全新方向——以往家庭教育多聚焦学业,而此次亲子共做掐丝珐琅,能让家长以更轻松的方式陪伴孩子,在动手过程中观察孩子的专注力、创造力,实现家庭教育方式的拓展,同时承诺将以家庭力量助力文化传承,把非遗体验融入日常家庭生活;校长深入阐述“非遗进校园”与家庭教育结合的重要性,介绍工作坊将设置亲子共学课程,邀请家长参与课堂实践,让家长成为孩子非遗学习路上的伙伴,进一步强化家庭教育在非遗传承中的作用,同时感谢嘉宾与家长支持,传递学校推动非遗与家庭教育融合的坚定决心。

启动仪式结束后,在小讲解员的带领下,学生与家长结伴前往展览场地,开启掐丝珐琅作品参观环节。参观过程中,有的家长主动引导孩子观察作品中的传统文化元素,有的孩子兴奋地向家长分享自己发现的工艺细节,亲子间的交流让非遗文化不再遥远,也让家庭教育内容从书本知识延伸到传统工艺领域,丰富了家庭文化体验的维度。

作品展示环节后,活动进入核心的互动制作环节。本次体验聚焦“掐丝”“粘丝”两个步骤,亲子协作成为家庭教育的生动实践:有的学生负责勾勒图案轮廓,家长则在一旁协助固定铜丝,过程中家长手把手教孩子调整力度、把控角度,既传递了手工技巧,更在耐心指导中培养孩子的细致与专注;有的亲子共同研究掐丝弧度,遇到铜丝粘贴不牢固的问题时,家长引导孩子思考解决办法,而非直接替代完成,在试错与探索中锻炼孩子的解决问题能力;还有的家庭分工明确,一人掐丝、一人粘胶,配合默契的同时,不时互相夸赞、互相鼓励,亲子间的信任感与情感联结在协作中不断加深。

掐丝珐琅工作坊启动仪式,不仅为益海小学的校园文化注入非遗活力,更关键的是为家庭教育提供了全新的实践场景与内容载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