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家长学校 >> 优秀示范校

开发区第七小学扎实开展幼小衔接系列活动

来源:胶东在线  作者:   2025-06-30 11:15:55
A+A- |举报纠错

  胶东在线6月30日讯(通讯员 黎霞)为打通幼小衔接教育壁垒,助力幼儿园大班孩子顺利完成从幼儿园到小学的过渡,实现家园、家校协同育人,烟台经济技术开发区第七小学联合开发区上居和园园区创新构建“家校园”三方立体沟通模式,在6月18日至6月26日之间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幼小衔接活动,搭建起幼儿园、小学、家庭三方沟通的桥梁。

  活动首先以独特的“反向衔接”拉开序幕。第七小学一年级的优秀孩子代表回到曾经熟悉的幼儿园,化身“小老师”,用充满童趣的语言,向幼儿园大班的弟弟妹妹们讲述小学的学习生活。他们分享着小学课堂的奇妙、课间十分钟的欢乐、有趣的社团活动,还有漂亮的教学楼和宽阔的操场。弟弟妹妹们眼神中满是好奇与向往,不时举手提问,现场氛围轻松而热烈。这场活动不仅锻炼了一年级孩子的表达能力,更为幼儿园小朋友提供了鲜活的小学认知,有效缓解了他们对小学的陌生感与焦虑情绪。

   随后,幼儿园大班的孩子们走进第七小学,开启了一场充满期待的小学探秘之旅。在老师的带领下,孩子们参观了明亮的教室、丰富的图书角、充满爱国情怀的红色文化长廊和活力四射的操场。他们坐在小学教室里,模仿小学生的坐姿,体验上课的氛围;在操场上,感受着广阔空间带来的自由与快乐。孩子们用眼睛观察、用耳朵聆听、用心灵感受小学与幼儿园的不同,对即将到来的小学生活充满了憧憬。

   活动的高潮是第七小学孙海云校长带领教师团队及家委会主任走进幼儿园开展的专题讲座——“科学准备幼小衔接,从容应对小学生活”。讲座中,教师代表黎老师率先登台,围绕幼儿入学态度及能力习惯培养展开分享。她指出,培养幼儿积极的入学态度首先家长也要转变思想,对小学生活有积极的认知,再通过语言引导激发孩子对小学生活的向往。在能力习惯培养上,教师强调要注重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学习习惯和时间管理能力的培养。黎老师结合自身经验,通过一个个生动的案例,为家长们提供了实用且可操作的建议。

  紧接着,家委会主任邹主任从家长陪同的角度,分享了自己的经验与心得。他强调,在幼小衔接阶段,家长的陪伴至关重要。家长要关注孩子的情绪变化,耐心倾听孩子的想法和困惑,给予充分的鼓励和支持。同时,邹主任建议家长合理安排亲子时间,通过亲子阅读、亲子游戏等方式,帮助孩子提升综合能力,在陪伴中培养孩子的自信心和独立性。 邹主任的分享引起了在场家长的强烈共鸣。

  最后,孙校长从家校沟通的层面进行了深入交流。她表示,家校合作是做好幼小衔接工作的关键,学校和家庭应建立紧密的联系,形成教育合力。孙校长系统介绍了学校在开展幼小衔接方面的工作计划和安排,包括前期开展的组织幼儿园与小学的互动交流,小学教师进幼儿园活动等,让家长对孩子未来的小学生活有更清晰的了解。她还鼓励家长积极与学校沟通,及时反馈孩子的情况,共同为孩子的成长保驾护航。“只有家校携手,才能为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和成长环境。” 孙校长的讲话赢得了家长们的阵阵掌声。

  活动尾声的家长分享环节,家长们纷纷分享感悟。一位家长激动地表示:“这场讲座真是一场及时雨,让我对孩子的幼小衔接有了更清晰的认识,也知道了该如何帮助孩子做好准备,非常感谢学校和幼儿园组织这样的活动!”还有的家长说:“以前总担心孩子不适应小学节奏,现在看到学校和幼儿园如此细致的规划,我对孩子的小学生活充满信心!”“这几天的幼小衔接等互动活动让家长感受到教育的连贯性,特别期待孩子在新环境中绽放光彩。”家长们的感言,不仅是对活动成效的认可,更折射出“家校园”沟通模式带来的积极影响。    此次幼小衔接系列活动,是第七小学在家庭教育领域的一次成功探索。通过创新活动形式、丰富教育内容,学校不仅有效解决了家长在幼小衔接阶段的困惑,更为家庭教育注入了新的活力。未来,学校将继续深化家校共育工作,不断探索创新,为学生的健康成长营造更优质的教育环境。

  

初审:杨琳
复审:石一鸣
终审:孙玲姿
胶东在线版权所有

网站简介网站地址标识说明广告服务联系方式法律声明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