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东在线6月30日讯(通讯员 盖少林)家风是润物无声的春雨,家风是沁人心脾的墨香,家风是前行的信仰,家风是中华文化中最为朴素的智慧沉淀,它构成了中华民族五千年的脊梁。生活在和平年代,没有经过硝烟的洗礼,没有见过炮火纷飞,但是在刘昊坤同学家里,父母从小就教导他“做人不能忘本,幸福生活来之不易,要铭记历史,不忘先烈”,红色家风,时刻引领着他前进的方向。


五千年锦绣万里,风云激荡。九万里雷霆失色,龙腾星河。中国人民用血与泪书写了近代抗战史的壮丽华章。回顾漫漫征途,总有一抹红色,随时间跃动,风云为之变色。百岁的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进行的伟大斗争中孕育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已成为点亮人生路的长明灯。


传承红色基因,红色英模激励斗志,回想共产党的百年奋斗征程,有无数仁人志士用生命让红色血液流淌,最终凝聚成华夏大地的熠熠星河。为了让刘昊坤更加深刻地了解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光辉历程,我会带孩子追寻红色足迹。休息日我们走进胶东第一县委革命历史文化展览馆,参观了见证着当年革命先烈们艰苦卓绝战斗历程的大批历史遗物,有牺牲烈士留下来的军功章、染有血迹的党费、家书信件等。刘昊坤认真地看着这些珍贵的展品,沉思着,辨认着……这里有背部中16刀仍顽强存活的莱阳记忆;这是红棉袄和竹竿的故事;那是万第战役;还有莱阳战役。多么强烈的视觉和心灵震撼呐,刘昊坤的眼神逐渐从好奇变为敬佩,明白了今天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出乎意料,刘昊坤对这里表现出了极大的热情,特别认真地听讲解。听完讲解,我问刘昊坤:“面对严刑拷打和糖衣炮弹没有人妥协,他们在坚守着什么?是什么在他们心中燃烧着无尽的力量?”刘昊坤眼中闪着光回答我:“是爱国精神”。我们在红色的氛围中为孩子种下爱国的种子,培养其责任感和使命感。

传承红色基因,用红色事迹启迪人生,“书读百遍,其义自见”,革命先烈们的征程,我们无法重返,但是我们可以在书中感受他们的力量。我经常陪伴刘昊坤读《小英雄雨来》《小兵张嘎》《鸡毛信》等适合他这个年龄阅读的红色经典。雨来、张嘎、小海娃本该和我们一样,在父母的呵护下快乐成长,生于战火纷飞的年代他们早早地承担起了保家卫国的责任。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读完后我问刘昊坤:“有什么想法?”他坚定地回答我:“好好学习,奋发图强,科技创新,为祖国的未来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传承红色基因,更需共筑国防之基。正如古人所言:“少年兴则国兴,少年智则国智”。刘昊坤利用假期时间热情地投入到国防教育活动中,积极参加军事夏令营活动,培养了组织纪律,增强了团队意识,磨炼了坚韧意志,对国防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在心底种下了一颗爱国、拥军、强军的种子,懂得了青春年华正锦时,少年须行强国志。




历史因铭记而永恒,应该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也让红色精神成为鼓舞和激励中国人民不断攻坚克难奋力前行的强大动力。精神因传承而不灭,时代在变,我们在变,但爱国的心始终不变,红色基因始终不变,努力奋斗的精神始终不变。要传承红色文化,不负韶华,争做时代有为的好少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