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东在线6月26日讯(通讯员 王世龙)在福山区教体局学前科的悉心指导与大力支持下,由四所公办园(福山区实验幼儿园、福山区第二实验幼儿园、福山区清洋街道中心幼儿园、福山区福山园中心幼儿园)共同构建的区域联合教研共同体,于2025年第二季度围绕“家园共育在幼儿园的拓展和延伸”这一核心主题,成功开展了系列化、深层次、富有成效的联合教研活动。本次活动旨在汇聚集体智慧,深挖家园共育内涵,探索新时期提升家园协同育人效能的创新路径与实践策略,为构建更加和谐、高效、科学的育人环境奠定坚实基础。

家园共育是幼儿园教育的基石,是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和谐发展的重要保障。面对新时代家长多元化需求和教育环境的变化,如何拓展共育的广度、延伸共育的深度、提升共育的效度,成为当前学前教育实践中的关键课题。本季度教研聚焦于此,通过理论学习、经验分享、专题研讨、情景模拟等多种形式,引导教师深入反思、积极交流、共同提升。
第一次活动:启思——经验共享与方法研讨
主题引领:由福山区第二实验幼儿园主任进行了题为《家园共育:方法与活动的多元实践》的专题分享,结合本园多年实践,系统梳理了家园沟通的有效途径及特色活动,并深入剖析了各项活动设计的理念、实施要点及预期成效,为后续研讨提供了丰富的实践案例和理论支撑。
焦点研讨:围绕“如何有效提升家长参与幼儿园活动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这一核心议题,四所幼儿园的骨干教师及园长展开了热烈而深入的交流探讨。大家结合各自园所实际,分析了当前家长参与度面临的挑战,并提出了诸多建设性策略。思想的碰撞激发了新的灵感,也为后续活动设计提供了宝贵思路。
第二次活动:赋能——名师引领与沟通艺术精进
专家赋能:活动荣幸邀请到福山区幼教名师、福莱山街道中心幼儿园的王小丽老师进行《家园沟通的艺术与智慧》专题分享。王老师凭借其深厚的理论素养和丰富的实践经验,从“沟通心态的调整与建设”“语言艺术的精妙运用”“特殊问题(如幼儿冲突、行为偏差、家长异议等)的妥善处理”三个维度展开讲。
深度剖析:王老师强调,有效的家园沟通始于“共情”与“尊重”,教师需树立积极正向的沟通心态,摒弃“告状式”思维。在语言艺术方面,她结合大量生动案例,详细讲解了如何运用“非暴力沟通”“积极倾听”“建设性反馈”等技巧,实现信息的准确传递和情感的良性互动。针对特殊问题,王老师分享了“问题聚焦法”“三步沟通法”等实用策略,强调及时性、专业性和合作性。
互动升华:讲座设置了精彩的问答环节和“情景模拟演绎”环节。教师们就日常沟通中的困惑踊跃提问,王老师给予了精准、智慧的解答。在情景演绎中,教师们分组模拟了多个典型家园沟通场景(如处理家长投诉、沟通幼儿发展迟缓问题等),王老师进行现场点评和指导,将抽象的理论转化为可感可知的实践操作,极大提升了教师的沟通应变能力和策略运用水平。
第三次活动:践行——沙龙对话与新老传承
问题驱动:本次活动采用“联合教研沙龙”的形式,旨在为年轻教师搭建一个直面困惑、寻求支持的平台。沙龙聚焦青年教师在开展家园共育工作中遇到的实际难题和棘手问题。
智慧众筹:来自四所幼儿园的年轻教师踊跃发言,提出了诸如“如何与‘高要求’家长建立信任”“如何有效组织线上家长活动”“如何处理家长间的矛盾”“如何引导祖辈家长科学育儿”等具体而现实的问题。
经验传承:各园骨干教师、资深班主任组成“智囊团”,结合自身丰富的带班经验和成功案例,对每一个问题进行了耐心细致的解答和策略分享。骨干教师们不仅提供了具体的解决方案,更分享了处理问题的思路、原则和背后蕴含的教育理念,强调以幼儿发展为出发点,以理解和合作为基础。沙龙气氛轻松活跃,新老教师平等对话,智慧在交流中流淌,经验在传承中升华。
本次福山区区域联合教研共同体第二季度的系列活动,在教体局学前科的领导下,在四所公办园的共同努力下,取得了丰硕成果:
深化了专业认知:教师们对家园共育的内涵、价值及新时期面临的挑战有了更系统、更深刻的认识,更新了教育理念。
提升了实践技能:特别是在沟通艺术、活动设计、问题处理等方面,教师们获得了切实有效的策略和方法指导,专业能力得到显著提升。
促进了经验共享,打破了园所壁垒,实现了优质教育资源和智慧经验的区域流通与共建共享,形成了良好的学习研究共同体氛围。
激发了创新活力:聚焦问题的研讨和名师的引领,激发了教师探索家园共育新形式、新路径的热情与创造力。
福山区区域联合教研共同在教体局学前科的引领下,秉持“共建、共享、共研、共进”的理念,持续深化家园共育研究与实践,把本季度教研成果转化为各园实际工作的推动力,积极探索更具实效性、创新性和吸引力的家园合作模式,努力构建平等、互信、协作、共赢的家园关系,为福山区学前儿童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创造更加优质的教育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