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东在线6月16日讯(通讯员 盖少林)每个孩子的成长轨迹里,都镌刻着家庭的温度。在瞬息万变的数字时代,家庭教育不仅是个人成长的摇篮,更是构筑社会文明的基石。从牙牙学语时的言传身教,到青春期的心灵对话,家庭作为人生的第一课堂,正以润物无声的力量塑造着我们的价值观。如今,随着“双减”政策的落地,“家校社协同育人”成为共识,家庭教育也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关注与思考——它不仅是传承文化基因的纽带,更是培养未来公民的关键起点,下面一起倾听莱阳市西关小学王韵迪同学的家风故事。


我是莱阳市西关小学四年级三班的王韵迪。在我们家,“尊敬长辈,帮助他人”就像一颗充满生命力的小种子,深深埋进家庭的土壤中。在爸爸妈妈的悉心培育下,它慢慢生根发芽,让我和家人都成长为懂得感恩、善良勇敢的人。而良好的家教,正是爸爸妈妈用温暖的行动和智慧的话语,精心浇灌这颗种子的过程。
每天放学回家,爸爸妈妈总会温柔地提醒我:“见到长辈要主动问好,遇到需要帮助的人,一定要及时伸出援手。”这些叮嘱,就像春天的细雨,滋润着我的心田。
记得那一天,我和爷爷一起去超市购物。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我看到一位老奶奶提着沉甸甸的购物袋,步履蹒跚。我毫不犹豫地跑过去,接过她手中的袋子,帮她送到了家门口。爷爷满脸欣慰,笑着对我说:“小迪,你做得对!家风可不是挂在嘴边的口号,而是藏在生活的点点滴滴里。”那一刻,我真切地明白了,传承家风,就是要从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小事做起。




我的爸爸妈妈,是我人生中最重要的家教“老师”。他们从不乱发脾气,无论遇到什么问题,总是耐心地与我们沟通。有一次,我和弟弟因为争抢玩具吵得不可开交。妈妈没有急于批评我们,而是温柔地把我们拉到身边,让我们坐下来,心平气和地商量如何分享玩具。爸爸也常说:“家不是争吵的战场,而是充满理解与爱的港湾。”在爸爸妈妈的言传身教下,我学会了用平和、友善的方式解决问题。
在这里,我还想和大家分享一个我们家的“小秘密”——家庭读书时光。每个周末,我们全家都会放下手机,沉浸在书香之中。爸爸会绘声绘色地讲述波澜壮阔的历史故事,妈妈则会分享充满童趣的童话,我和弟弟也会争先恐后地分享自己的读书感受。这个温馨的习惯,不仅让我爱上了阅读,更让我从一本本好书里,懂得了许多做人的道理。

好家风就像冬日里温暖的阳光,照亮我们成长的道路;好家教则像明亮的指南针,指引我们走向正确的方向。其实,传承家风并不难,我们可以从身边的小事做起:每天真诚地对家人说一声“谢谢”,主动整理自己的房间,遇到困难时不轻言放弃……让我们用实际行动,浇灌家风这颗种子,让它在我们的心中茁壮成长,也让我们成为更好的自己!
从祖辈灶台的袅袅烟火气,到如今全家共读的静谧时光,家风始终是维系家庭的牢固纽带。那些教会我们正直、善良与担当的故事,早已融入我们的血脉,成为我们行动的准则。未来的日子里,无论岁月如何流转,这份刻在骨子里的精神传承,都将如春风化雨,滋养一代又一代心怀温度、坚定前行的追梦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