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阳市教育和体育局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和注重家庭家教家风建设的重要论述,以中小学生健康快乐成长为目标、以学校为圆心、以区域为主体、以资源为纽带,通过政府统筹、教育主导、社会参与,逐步构建起“责 任清晰职能融合”的政社教“教联体”。在“教联体”内,教育发挥主导作用,构建协同育人机制;政府负责统筹,搭建资源共享平台;社会组织积极参与,整合资源联动协作。 政府、教育、社会各司其职,既发挥好本职职责,又相互协作,创新职能融合领域和路径,有效推动了全市家庭教育工作的高质量发展,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
一、教育主导,构建协同育人机制
在家校社协同育人机制建设中,莱阳市各学校充分明确 学校在协同育人工作中的主导作用,把做好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作为学校的重要职责,通过系列举措,构建起组织管理、课题引领、点校培育、名师领航、协同共育“五位一体”的协同育人工作机制。
1.提高思想认识,建立组织管理机制
先后制定出台了《关于加强家庭教育工作的指导意见》《家庭教育宣讲团工作章程》《莱阳市全环境立德树人宣讲 活动实施方案》等文件。成立由局主要领导任组长,各学校校长为成员的家庭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各学校成立由校长任组长的领导小组,建立起市校两级领导机制。市教育和体育局和学校分别安排专人负责家庭教育工作,建立起专职负责人制度。
2.加强理论研究,建立课题引领机制
积极发挥课题研究在理论创新、指导实践等方面的作用,设立家庭教育专项课题,组织培训和研讨活动。各学校积极开展相关课题研究,承担了教育部关工委课题、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烟台市规划课题、莱阳市小课题等家校社协同育人课题100余项。《学校、家庭、社区德育一体化模式研 究》《农村初中家校合作育人策略的实践研究》等多项课题取得了研究成果。《家校联合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双核驱 动共创家校合作品牌》《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 育人格局》等多篇论文在《烟台教育》《山东教育报》等各级教育期刊发表。
3.精准引领指导,建立点校培育机制
重视示范点校的培育,通过观摩学习、专家指导等方式培育了实验小学、盛隆小学、照旺庄中心初级中学、沐浴店中心初级中学、莱阳一中等家校社协同育人示范点校,通过以点带面,分步实施,逐步在全市各学校形成多点开花的良好态势。
盛隆小学由家长入校指导学生传承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莱阳豆面灯碗,成立“豆面灯碗实践工作坊”。家长和学校协同共育,学生们掌握了精湛的制作技艺,“豆面 灯碗实践工作坊”获得全国优秀实践工作坊,12个小小传承人代表山东省赴苏州参加全国第六届中小学艺术展演,获得一等奖。
4.注重队伍建设,建立名师领航机制
强化队伍建设,每年遴选家庭教育骨干教师100人次以上参加各级家庭教育培训,推荐家庭教育优秀教师参加山东省和烟台市家庭教育指导师培训。多措并举培育家庭教育名师团队,为推动家校协同育人提供专业人才支撑。组建莱阳市家庭教育志愿服务分队和家庭教育宣讲团,每年依托中小学、幼儿园和社区的教育资源,开展讲座、沙龙等多种形式的家校共育活动40余次。
5.坚持合力育人,建立协同共育机制
在推进家校社协同育人工作中,莱阳市依托构建的“教 研+科研+培训”综合体系,积极创新家校社协同育人新模,探寻教育各部门间协同育人的融合点和发力点。家庭教育部门积极与综合实践教育、劳动教育、艺术教育等部门沟通,通过劳动教育融合家庭教育、综合实践融合家庭教育等形式,拓展实施家庭教育的维度和路径,协同各部门职能做到合力育人。
二、政府统筹,搭建资源共享平台
在推进莱阳市家校社协同育人工作中,莱阳市妇联积极发挥部门职能,加强统筹领导,指导成立莱阳市家庭教育指导服务协会,调动各类社会育人资源支持家校社协同育人工作。
1.协同开展“家庭教育宣传周”系列活动
莱阳市妇联和莱阳市家庭教育指导服务协会每年1月份与莱阳市教育部门商讨本年度家校社协同育人工作计划,以高度重视、提前谋划、精准设计、科学实施、广泛发动为工作思路,高质量开展“家庭教育宣传周”活动。由莱阳市妇联、莱阳市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中心聘请国内家庭教育专家,面向全市家长开展家庭教育公益讲座。每年宣传周期间开展全市性讲座3-5场,各学校开展宣讲活动百余场。莱阳市妇联、莱阳市教育和体育局积极利用政府媒体平台,加强宣传报道,扩大活动的社会影响力和关注度,营造良好的重视家庭教育的环境和氛围。活动新闻在中国妇女报、央视网、中国教育网、山东教育发布、烟台教育发布等国家、省、市各级媒体报道。
2.协同开展全环境立德树人家庭教育宣讲活动
莱阳市妇联、莱阳市家庭教育指导服务协会、莱阳市教育和体育局三部门协同实施《莱阳市家庭教育送教“进社区 、进乡村、进学校、进企业、进机关”活动方案》,开展“262社区(村)家庭教育课堂”送教活动。莱阳市妇联协调各镇街妇联确定送教的社区(村)试点,家庭教育指导服务协会负责场地及组织家长参与,教体局遴选家庭教育志愿者提供专题家庭教育讲座,通过定时间、定内容、定标准、定流程、定评价等“五定”措施,有效保证了送教质量,志愿者的讲课得到了家长的广泛认可和好评。
三、社会参与,整合资源联动协作
家校社协同育人不是“独角戏”,而是“大合唱”,莱阳市调动社会各方力量,整合资源,实现资源共享。一是联合莱阳市知名企业山东鲁花集团有限公司,通过“鲁花道德 大讲堂”从全国范围内聘请优秀家庭教育专家给全市家长讲授家庭教育知识。自2016年举办以来,先后聘请18位全国知名专家开展讲座30场,数万个家庭受益;二是支持社区、公益团队通过“学习爱守护家”等家庭教育公益组织,开展家庭教育主题活动60余期,累计1000多人次家长和学生参加。
家校社协同育人工作任重道远,莱阳市教育和体育局将奋力扛起教育担当,进一步优化政社教“教联体”,做到主责主业当仁不让,融合职能全力以赴,推进全市协同育人工 作创新发展,助推未成年人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