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东在线新闻频道教育频道

主办单位:烟台教育局 烟台广播电视台
承办单位:胶东在线网站

您当前的位置 : 胶东在线  >  家长学校  >  最新观点

这五种能力,才是孩子未来最需要的

2016-05-24 10:38:30 校长传媒

这五种能力,才是孩子未来最需要的

这五种能力,才是孩子未来最需要的

这五种能力,才是孩子未来最需要的

文|周成刚(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总裁)

本文选自微信公众号“周成刚在路上”(ID:zhouchenggang311)

今天,越来越多的中国孩子走出国门,在世界范围内寻求优质教育资源,期望参与全球竞争,这对整个国家人才素质的提升意义重大。作为家长,我们希望孩子能够掌握先进的专业知识、适应跨文化交流的基本规则、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进而成长为胸怀世界的桥梁性人才。

然而,留学生群体表现出来的种种问题需要我们进一步关注并思考:我们的孩子在跨文化的背景下表现如何?哪些能力的欠缺限制了他们的发展和成功?

21世纪最紧缺的是人才,最需要的是跨文化、跨语言、跨地区和跨专业的复合型人才。从目前来看,我们的孩子要想在未来国际竞争中胜出,成为真正的栋梁之材,亟需提升下面五种能力。

第一,适应新环境的能力。

孩子需要适应新的环境,在新环境里去学习知识,提升能力,开阔眼界,融入社会。虽然学习的本质在国内国外都是一样的,但留学不同于一般的异地求学,环境、语言和文化都发生了很大变化。孩子需要改变自己,让自己融入新环境,适应课堂内外的新挑战。

在国内课堂,孩子习惯被动接受老师教授的所有内容,题海战术,反复操练,回家后也是足不出户,面壁苦读,单打独斗,拼熬夜拼早起,一切以考试结果为重。除此以外,课外活动因为各种学习压力和竞争而逐步缩水,久而久之,孩子也习以为常,深知读书成绩是唯一的追求。

可在国外的课堂,孩子不仅仅要做题背书,还要学会主动发言积极参与讨论,发表自己的观点,强调团队合作,鼓励自我创新和挑战权威,倡导批判性思维。

课堂外更是西方孩子的主要活动场所,是他们表演和发挥的舞台、展现个性的机会。他们参加各种户外活动和兴趣爱好小组,花很多时间参加社团组织和公益活动,到各地参加交流项目,了解不同的文化和制度,促进文化交流,以此来锻炼自己的组织和管理能力,开拓自己的视野,努力让自己成为一名世界公民。

而许多中国学生在这两方面都是短板,面对这双重压力,问题就出现了。一个常年在父母和老师的监督和关注下学习生活的孩子,突然失去所有保护,肯定会承受比国内的同龄人更多的压力和挑战。在这个过程中,有一些学生因为自己的动手能力差、独立能力弱、参与意识淡薄、调节能力欠缺等原因,更没有原先国内唾手可得的助力,他们很难引人注目,便逐渐脱离队伍,越走越孤独,越过越封闭,最后成为一个边缘人。

这五种能力,才是孩子未来最需要的

▲哈佛大学校园(周成刚/摄)

要提升孩子的适应能力,家长就不能为孩子大包大揽,如果一切都为孩子做主,孩子怎么可能有独立的一天,怎么能迅速适应陌生的环境?家长需要慢慢放手,但是放手是需要勇气的。因为我们过去不放手,所以现在更不想放手。因为放手了家长总觉得孩子会摔跤,觉得放手以后孩子跑不过人家,所以一直在旁边掺和。

每年我会到美国和世界各国的大学去参观考察,每年大学新生报到的时候,中国家长和美国家长有很大的差异。美国家长送孩子报到结束,跟孩子讲要好好照顾自己就走了。但中国家长送了孩子以后就不想走了。我自己也有亲身经历,我们送孩子去美国上学的时候,我们在那边住下来了,到第三天的时候孩子突然跟我说,你们是不是该走了。我们突然意识到,所有的家长都已经离开了。

所以家长必须要放手,孩子才能独立,才能学会快速适应新环境。

第二,换位思考的能力。

中国留学生面临的最大挑战是来自不同的价值观。西方和东方的价值取向是有差异的。就如人们常说,在罗马我们就要按照罗马人的习俗做事。到国外去留学也要顺应大势和主流,在别人的土地上去理解和尊重他国的社会制度,接受他们的价值观。

早上出门,孩子大部分是坐校车,或者父母亲自开车送。车上家长会主动与孩子平等交流,鼓励孩子点点滴滴的进步。到了学校所有的孩子都面带微笑,相互问候,走进课堂开始愉快的一天。在课堂上老师提问,孩子踊跃发言,相互倾听和挑战,表达不同的意见和观点。课后大家都会参加许多社团活动,去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同学间出现问题时,大家平等对话,相互倾听,用自己的智慧去解决不同的意见。即使遇上极端问题,大家也习惯通过正常手段寻求学校的帮助,甚至诉诸法律,让法庭裁决。

这五种能力,才是孩子未来最需要的

▲美国西北大学MBA课程(周成刚/摄)

这些在外国人看来再寻常不过的日常生活,对许多中国孩子可能就很难理解和接受。因为他们从小在一个不同的环境里长大,耳濡目染的是不同的行为观点,自然也就形成不同的价值观。父母在孩子的学习中从来就是权威,倒过来孩子遇上问题多半也是靠家长解决,从学区房到学文科理科到未来专业甚至择校选校基本都是父母做主。特别是很多留学生来自中国的富裕家庭,条件特别好。早饭是阿姨准备,上学有司机送。家长如果在车上,就免不了指指点点动辄训斥。很多青春期的孩子往往选择沉默,或者阳奉阴违。

而一旦面对价值观的差异,如果我们的孩子不会换位思考,顺势而为,那孩子就无法融入当地主流文化,孩子的心灵也因此失去寄托,心理也会逐步发生变化。有的孩子在无可奈何的情况下甚至会采取极端行为,报复社会,最终走向犯罪。

所以说,培养孩子换位思考的能力,是非常重要的。

第三,提出问题并进行批判性思考的能力。

欧美大学多位教授指出,中国学生在课上需要更主动更积极地参与,需要有质疑的能力。善于提问并思考不仅可以打开学术研究的思路,而且对于有效的社会性交流也起着重要作用。

在国内,西方式的学生提问,可能被认为是对老师尊严的亵渎和挑衅。许多课外活动形同虚设,因为在家长看来这些活动往往耗时耗精力,得不偿失。很多教育实际上在围着家长转,围着家长的需求转,学生在各种选择中只是从属的,或者只能被动接受长辈的安排。

这五种能力,才是孩子未来最需要的

▲剑桥大学三一学院(周成刚/摄)

要提高学生批判性思考的能力,学校要解放思想,学术自由,鼓励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挑战权威,用自己的新思想去改变世界,而非天天在课堂里做选择题,死记硬背老师指定的答案,千篇一律比考分。

学校要拆掉思维的围墙,让教育的内容和形式与时俱进,把教案、课本、案例和实验都和社会发展和市场需求真正联系起来。学校要把创新园、科技园、产业园和孵化园请进校园,缩短学校的市场的距离,让学校的实验成果第一时间走向市场,也把市场的需求第一时间反馈到学校,真正把校园教育与社会教育合为一体。

第四,良好的表达和沟通能力。

中国学生在美国课堂上通常是最安静的一群人,被问到为什么不愿意开口时,他们的观点不外乎以下几种:

“从小我的父母和老师就告诫我:找到了正确答案再讲出来。”

“在没想清楚之前就说出自己的看法是非常浅薄的表现。”

“当我发现我的答案跟别人不一样的时候,我不好意思说出来。”

其实,每个人都说出自己的想法,不就是最好的头脑风暴吗?来自不同背景的人说出自己的看法,会极大地丰富每个人的视野和头脑,这不是最好的多元文化交流机会吗?

这五种能力,才是孩子未来最需要的

▲新西兰大学生在图书馆学习讨论(周成刚/摄)

作为父母,我们要从孩子小的时候就鼓励孩子表达自己,要允许孩子犯错。如果孩子犯错了就受到批评,那么久而久之,孩子就会不再主动尝试表达自己的看法,其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自然也得不到有效提高。

第五,良好的分析与写作能力。

为什么中国学生觉得写学术文章尤其难呢?许多教授认为,大多数中国学生学习都很勤奋刻苦,但是他们太习惯于复述别人的观点,不能说出自己的故事,形成自己的观点,这是很大的问题。

这五种能力,才是孩子未来最需要的

▲耶鲁大学拜内克珍本与手稿图书馆(周成刚/摄)

要形成自己的观点,不人云亦云,需要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精神和能力。这就需要跳出标准答案的圈圈,允许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来解决问题。同时只有不局限于课本,博采众长,广泛吸纳各种知识,学生才能厚积薄发,逐渐提高分析与写作能力。

在教育全球化浪潮的今天,我们必须反思是否为培养全球化人才做好了准备。作为家长,在为孩子做规划的时候,也需要考虑未来社会的人才需要具备哪些能力,从而在养育孩子的路上不急功近利,而是真正助力孩子未来的成功和幸福。

责任编辑:陈蕾

相关新闻
烟台家长学校更多
走进烟台名校更多
2002-2016胶东在线版权所有

网站简介网站地址标识说明广告服务联系方式法律声明不良信息举报